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医药快讯 > 综合信息 > 信息00
编号:11462152
今年1~4月中药产品进出口双增长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7年6月29日 《中国中医药报》 第2755期
     据海关数据显示,今年1~4月,我国中药项下各商品进出口均呈增长态势,中药类产品进出口总额达4.66亿美元,同比上升13.24%。其中,中药类产品进口额增长更为强劲,达到1.04亿美元,同比增长28.02%;出口额达到3.62亿美元,同比增长9.61%。

    从出口情况看,我国61.83%的中药类产品出口到亚洲的国家和地区,日本、韩国和我国的香港地区为我国中药产品的主要出口地;对日本和我国香港地区的中药出口额均达到6000万美元以上,对韩国的中药出口额为3498万美元;出口比重分列前五位的市场是日本(占17.77%)、中国香港(占16.79%)、美国(占14.91%)、韩国(占9.66%)、德国(4.02%)。

    从出口商品来看,占中药类产品出口比重最大的商品为“其他天然或合成再制的苷及其盐等”,出口金额为9948万美元,比重达到27.47%;出口数量最多的商品为“其他主要用作药料的鲜或干的植物”,出口量达到51168.4吨;出口单价最高的商品为“鲜或干的冬虫夏草”,每千克达到6238美元;出口金额同比涨幅最高的商品为“已磨胡椒”,出口额为258.6万美元,增幅为838%。

    今年年初至今,我国中药产品的进口一直处于强劲增长态势:1~4月中药产品进口额同比增长率平均值达到30.83%,与出口额同比平均值相比高出18个百分点;排在前五位的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是中国香港、印尼、智利、美国、德国;进口金额达千万美元以上的产品有两个,为“含其他成分中成药”和“未列名海草及其他藻类”,进口金额分别为4841.45万美元和1337.72万美元;进口金额在100万美元~700万美元的产品有14种,均为天然植物类产品;进口额同比增幅最多的地区为非洲和拉丁美洲,增长幅度分别为110.01%和70.45%,主要进口产品是“未列名海草及藻类”和“其他主要用作药料的鲜或干的植物”。

    我国进口的中药类商品一直锁定在天然资源性植物型产品方面,这主要是由于国内药品、保健品市场不断扩大,对天然植物型产品需求增加,但国内对资源性产品的控制和保护措施的加强,使市场供应量减少,而部分药用植物受生长地域限制,国外资源更为丰富,所以,国内企业开始将采购目标转向国际市场。业内专家预测,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,中药类产品的进口增势还会进一步显现。, 百拇医药(易尧)